2023年, 第42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3-07-20
  

  • 全选
    |
    读片窗
  • 刘玉建, 何朝梁, 万丹, 仲建全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061-1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神经放射学
  • 熊亮, 李胜, 曹阳, 曾蕾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062-1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多模态CT的Alberta卒中早期CT评分(ASPECTS)在预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搜集96例ICAS相关AIS-LVO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前后均接受多模态CT检查,随访90天,根据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及预后不良组(mRS>2分),分析入院时多模态CT ASPECTS在评估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入院时及复诊时CT平扫ASPECTS高于预后不良组,两组复诊时CT平扫ASPRCTS均低于其同组入院时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入院时及复诊CTA ASPECTS均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诊时CTA ASPECTS与其入院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时CT平扫及CTA ASPECTS均与其复诊ASPECT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术前CT平扫ASPECTS低于6.75分,术前CTA ASPECTS评分低于6.45分,在评估ICAS相关AIS-LVO患者预后中均具有一定的潜能[AUC=0.768,95%CI(0.671~0.865),AUC=0.761,95%CI(0.660~0.863)],而两者联合应用对AIS-LVO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效能更高[AUC=0.886,95%CI(0.816~0.955)]。结论 多模态CT ASPECTS操作简单方便,有助于ICAS相关AIS-LVO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
  • 杨厚义, 巩贯忠, 徐菁, 钟慧, 苏亚, 王俪臻, 尹勇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066-1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应用MR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成像在预测肺癌脑转移瘤 (BMs)病理类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7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癌BMs患者,均行头颅3.0 T MR扫描成像,扫描序列包括增强T1WI、T2-FLAIR、ASL灌注图像,分别在BMs实性区、瘤周水肿区、对侧镜像区及正常脑白质区勾画感兴趣区域(ROIs)测量平均最大脑血流量(CBF),计算BMs实性区、瘤周水肿区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灌注差值比(△CBF),并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BMs在各定量参数的差异性及预测肺癌BMs病理类型的效能。结果 BMs腺癌组rCBF实性区平均值为1.70±0.61,较鳞癌组(1.44±0.44)及小细胞肺癌组(1.08±0.30)分别升高18.1%、57.4%(P<0.05);△CBF实性区平均值为1.10±0.67,较鳞癌组(0.84±0.53)及小细胞肺癌组(0.43± 0.48)分别升高30.9%、155.8%(P<0.05)。BMs鳞癌组rCBF水肿区 平均值为0.51±0.13,较腺癌组(0.58±0.15)及小细胞肺癌组(0.59±0.21)分别降低12.1%、13.6%(P<0.05);CBF水肿区平均值为17.68±3.45,较腺癌组(20.88±5.88)及小细胞肺癌组(23.17±5.61)分别降低15.3%、23.7%(P<0.05)。在鉴别小细胞肺癌与鳞癌、腺癌BMs诊断中,rCBF实性区 的AUC值最高,为0.828(0.774~0.883),最佳阈值为1.185,敏感度为72.1%,特异度为82.3%。结论 3D-ASL可客观反映不同病理型肺癌BMs在肿瘤靶区、瘤周水肿区脑血流灌注情况。rCBF实性区、CBF水肿区、△CBF实性区参数有助于预测肺癌BMs病理分型。
  • 刘颖, 霍然, 徐慧敏, 王筝, 王涛, 袁慧书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071-1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斑块特征与脑小血管病影像征象之间相关性。方法 采用MR血管壁成像分析75例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斑块特征,探讨与腔隙性脑梗死(腔梗)和微出血灶(CMBs)的相关性。结果 有无腔隙性脑梗死时,标准化管壁指数(NWI)和斑块内出血(IPH)最大面积百分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有无微出血灶时,斑块负荷及斑块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微出血灶个数与斑块负荷、斑块成分未见明显相关。结论 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时,NWI和斑块成分中IPH增加,可能影响脑血流灌注,形成脑小血管病影像学特征。
  • 沈子祯, 任舒静, 吴蓉蓉, 蒋雷, 王瑶, 施海彬, 鲁珊珊, 洪汛宁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076-10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成像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治疗后均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及3D-ASL检查,根据梗死区脑组织再灌注情况分为良好灌注组和低灌注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指标。将出院时NIHSS评分减少≥4分或完全性神经功能恢复定义为早期神经功能改善(EN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预测ENI的有效临床及灌注指标,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静脉溶栓后,3D-ASL良好灌注组患者31例,23例(74.2%)获得ENI;低灌注组29例,11例(37.9%)获得ENI。与低灌注组相比,良好灌注组患者的出院NIHSS评分更低(P= 0.012)、NIHSS评分下降更多(P= 0.001)、获得ENI的比例更高(P= 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D-ASL良好灌注是预测ENI的独立指标(OR=3.932;95% CI:1.198~12.911,P= 0.024),ROC曲线下面积为0.684,敏感度67.6%,特异度69.2%。结论 3D-ASL良好灌注可作为预测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有效影像学标志物。
  • 头颈部影像学
  • 文宝红, 程敬亮, 张勇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081-10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鉴别诊断腮腺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3例腮腺肿瘤患者DCE-MRI资料,其中良性肿瘤89例,恶性肿瘤44例,并进一步分为多形性腺瘤(n=59)、Warthin瘤(n=16)、基底细胞腺瘤(n=9)和恶性肿瘤4组。分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DCE-MRI参数值(Ktrans、Kep、Ve及其相对值rKtrans、rKep、rVe)。结果 腮腺肿瘤各组之间TIC差异显著(均P<0.05)。TIC鉴别诊断腮腺良性与恶性肿瘤、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多形性腺瘤与基底细胞腺瘤、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的AUC分别为0.667、0.756、0.800和0.729。多形性腺瘤的Ktrans、Kep及rKep最低,Ve及rVe最高;Warthin瘤的Ktrans、Kep及rKep最高,Ve及rVe最低。Ktrans、Kep、Ve、rKtrans、rKep鉴别诊断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的AUC分别为0.909、0.968、0.802、0.773和0.965。Kep、rKep鉴别诊断多形性腺瘤与基底细胞腺瘤的AUC分别为0.991、0.985。Ktrans、Kep、Ve、rKep鉴别诊断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的AUC分别为0.672、0.786、0.650和0.836。Ktrans、Kep、rKep鉴别诊断Warthin瘤与恶性肿瘤的AUC分别为0.814、0.872和0.832。结论 DCE-MRI有助于腮腺肿瘤的鉴别。
  • 乳腺影像学
  • 史志涛, 何雪琦, 邵凯, 曹冠杰, 赵凡, 朱来敏, 王唯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087-10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48例,所有病例均行DKI及DCE-MRI检查。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病例资料和平均扩散峰度值(MK)、平均扩散率(MD)、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和速率常数(Kep),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 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的MD值小于HER-2阳性型、三阴型(P<0.05);Luminal B型的MK值大于HER-2阳性型(P=0.021);HER-2阳性型的Ktrans和Ve值均大于其他分子分型(P<0.05);三阴型组Ve值均小于其他分子分型(P<0.05)。当MD≤1.96×10-3mm2/s、MK≥0.70/min、Ktrans≤0.36(min-1)、Kep≤0.41(min-1)时,对鉴别Luminal A/B型与非Luminal型有价值,联合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11,诊断效能高于单一参数(Z=2.040~3.352,P=0.001~0.041)。当MD≥2.28×10-3mm2/s、MK≤0.66/min、Ktrans≥0.36(min-1)、Ve≥0.49时,对鉴别HER-2阳性型与非HER-2阳性型有价值,联合后AUC为0.872,诊断效能高于单一参数(Z=2.038~3.397,P=0.001~0.048)。当MD≥1.96×10-3mm2/s、Kep≥0.39(min-1)、Ve≤0.59时,对鉴别三阴型与非三阴型有价值,Ve的诊断效能高于MD及Kep值(Z=2.032,P=0.042;Z=2.562,P=0.01);三者联合后AUC为0.834,与单一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51~3.852,P=0.001~0.042)。结论 DKI联合DCE-MRI可用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预测,有利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 包丰昌, 王贇霞, 马蕾, 雷平冲, 谭红娜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092-10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MRI特征与乳腺癌Luminal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53例Luminal型乳腺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其MRI特征,以ER阳性/HER-2阴性/Ki-67 < 20%/PR > 20%作为Luminal A型乳腺癌分型标准将患者分成Luminal A型和B型两组。分析临床病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乳腺MRI等特征在两组患者中的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Luminal B型的独立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效能。结果 (1)253例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 A型61例,Luminal B型192例;病理SBR分级高、腋窝淋巴结转移及脉管侵犯的患者更易出现在Luminal B型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Luminal B型乳腺癌辅助T淋巴细胞绝对数的中位数较Luminal A型乳腺癌的低 (691 vs 77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3)MRI上病灶越大、BI-RADS分类越高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易出现在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理SBR 3级及MRI上病灶≥20 mm是Luminal B型乳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其OR值分别为22.182和1.981;基于病理分级及MRI上病灶大小及二者联合预测Luminal B型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8、0.623和0.740。结论 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MRI特征与Luminal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且病理分级及MRI上病灶大小是Luminal B型乳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
  • 刘晓瑜, 林翠君, 黄洁, 罗欢嘉, 代海洋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098-1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联合超声、MRI及钼靶影像学特征评估HER-2过表达型与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其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筛选出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共77例,分析患者的超声、MRI及钼靶的影像学特征与其他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乳腺癌肿瘤的超声血流Alder分级、肿瘤MRI强化特征及钼靶发现的肿瘤内钙化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及三阴性乳腺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肿瘤的超声血流Alder分级及肿瘤MRI强化特征是HER-2过表达型与三阴性乳腺癌的独立预测因子 (OR = 0.423~3.051,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730。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肿瘤内血流Alder分级主要为Ⅱ/Ⅲ级,MRI强化特征多表现为不均匀强化,肿瘤内多伴有钙化。三阴性乳腺癌肿瘤内血流Alder分级主要为0/Ⅰ级,MRI强化特征以环形强化为主,肿瘤内多不伴有钙化。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绝经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乳腺癌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缘、纵横比、内部回声、后方回声、MRI乳腺实质背景强化、动态增强曲线、DWI扩散情况、乳腺腺体量等影像学特征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及三阴性乳腺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分析超声、MRI及钼靶影像学特征对评估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乳腺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胸部影像学
  • 陆威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103-1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CT肺动脉造影(CTPA)的影像学特征与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共有150例确诊为肺栓塞(PE)的患者纳入本研究。CTPA影像学特征包括阻塞指数(Qanadli指数)、肺动脉干直径、下腔静脉对比剂返流、室间隔形态、右心室(RV)和左心室(LV)直径以及RV/LV比值。应用PESI评分评估PE的严重程度,检验CTPA影像学特征与PES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阻塞指数与PESI评分呈正相关(r=0.45,P<0.05),肺动脉干直径越大者PESI评分越高(r=0.20,P<0.05)。在PESI评分较高的患者中,下腔静脉对比剂返流和室间隔形态异常更为常见(P<0.05)。在RV及LV直径、RV/LV比值和PESI评分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肺动脉干扩张是高危PE患者的最佳预测因素,其优势比为4.4。结论 较高的阻塞指数、肺动脉主干扩张、对比剂返流、异常的室间隔形态与较高的PESI评分相关。
  • 李子文, 尹宏斌, 张亚运, 冯永丽, 张子倩, 周莹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108-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图像融合技术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CMR检查的AMI患者52例,扫描方案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WI)、心脏电影成像及心肌延迟强化(LGE)成像,对心脏电影与DWI进行图像融合。以LGE为参考标准,比较心脏电影-DWI和DWI的AMI诊断效能、图像质量评分及测量AMI面积的准确性。结果 DWI诊断AMI阳性率为92.3%,心脏电影-DWI诊断AMI阳性率为96.2%,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DWI与心脏电影-DWI的梗死心肌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心脏电影-DWI的正常心肌评分和整体心肌评分高于DWI(P值均<0.01)。DWI测量的AMI面积稍大于LGE(P<0.01),心脏电影-DWI测量的AMI面积与LGE无显著差异(P>0.05)。DWI与LGE测量AMI面积的偏倚为4.1%,95%一致性界限为-5.0%~13.3%,相关性系数r为0.842(P<0.01)。心脏电影-DWI与LGE测量AMI面积的偏倚为0.5%,95%一致性界限为-4.6%~5.5%,相关性系数r为0.954(P<0.01)。结论 基于心脏电影成像与DWI的图像融合技术较DWI能提高图像质量和测量AMI面积的准确性。
  • 杨新官, 刘光俊, 周智鹏, 关玉宝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113-1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临床分期Ⅰ期实性肺腺癌患者的生存风险分层构建有效的个体化影像组学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肺叶切除术的127例Ⅰ期实性肺腺癌患者的CT、临床资料,按2∶1比例分成训练队列(n=82)和验证队列(n=45)。使用 PyRadiomics 软件提取术前CT平扫肺癌全瘤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每个病灶提取1063个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进行特征初筛选,进而利用LightGBM算法构建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判断预测模型的效能;采用K-M 分析高危组与低危组的生存曲线。结果 截止随访时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复发或转移患者共22例,复发率17.3%。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队列、验证队列中可以预测有无复发转移,其AUC值分别为0.748、0.703。根据影像组学模型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经Kaplan-Meier曲线单因素生存分析,训练队列、中高风险组的无病生存期显著比低风险组差(P=0.0005);验证队列验证集高风险组的无病生存期亦比低风险组差(P=0.0328)。结论 CT影像组学标签有助于临床分期Ⅰ期实性肺腺癌患者的生存风险分层。
  • 段亚楠, 阮君, 刘思耘, 徐凯芸, 郭君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117-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CT影像组学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的价值。方法 搜集187例NSCLC患者胸部薄层CT图像及临床资料,勾画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和随机森林(RF)保留前3个特征构建组学模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具有独立预测效能的一般特征构建临床模型,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联合构建联合模型,分别评价其预测效能,并构建诺莫图用于模型的可视化。结果 ALK突变组中性别、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和0.892,组学模型的AUC分别为0.895和0.897,联合模型的AUC分别为0.939和0.902。EGFR突变组中性别、年龄、组织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754和0.856,组学模型的AUC分别为0.785和0.723,联合模型的AUC分别为0.784和0.859。结论 基于CT的影像组学模型可以预测ALK和EGFR突变,加入临床特征后的联合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性能。
  • 冯迪, 周成伟, 王海涛, 温晋锋, 俞武良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123-1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CT影像征象构建非小细胞肺癌胸膜浸润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搜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265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脏层胸膜浸润(VPI)分为VPI组(68例)和无VPI组(197例)。所有患者ROC曲线分析获取各因素的最佳截断值,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胸膜浸润的CT指标,R软件“rms”包构建预测非小细胞肺癌胸膜浸润CT指标的列线图模型,校正曲线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病理类型比例、肿瘤部位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I组肿瘤直径、N分期(N2、N3)比例、M分期(M2)比例、分化程度(高分化)比例均高于无VPI组(P<0.05)。两组患者有毛刺征比例、有胸膜下积液比例、有表面皱缩纹比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I组病灶边缘特征为粗糙比例、病灶形状特征为不规则比例、病灶有紧贴胸壁比例均高于无VPI组(P<0.05)。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病灶紧贴胸壁、胸膜凹陷征、病灶边缘粗糙、N分期及M分期为非小细胞肺癌胸膜浸润的CT特征指标。分化程度、紧贴胸壁、N分期、胸膜凹陷征、病灶边缘粗糙、M分期预测非小细胞肺癌胸膜浸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0.731、0.831、0.915、0.924、0.777;敏感度分别为59.09%、59.09%、81.82%、772.27%、86.36%、63.64%;特异度分别为81.82%、93.27%、89.85、94.57%、943.51%、97.45%。此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index为0.769(0.667~0.931);决策曲线显示当风险阈值>0.12时,此预测模型所提供的临床净收益均高于单个CT指标并且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胸膜浸润方面可以提供显著额外的临床净收益。结论 分化程度、病灶紧贴胸壁、胸膜凹陷征、病灶边缘粗糙、N分期及M分期为预测非小细胞肺癌胸膜浸润的特征指标。
  • 郑小霞, 马娅琼, 崔雅琼, 陈杏彪, 郑文霞, 黄刚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129-1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参数图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PD-L1表达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行DLCT胸部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证实且获得PD-L1检测数据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0例,选取88例为训练集,22例为测试集,分析其常规影像学征象并结合外周血免疫细胞建立临床模型。基于单能40 keV图像勾画容积感兴趣区(VOI),将此VOI匹配至单能40 keV图像、碘密度(ID)图、有效原子序数(Z-eff)图及电子密度(ED)图中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降维,采用Kruskal-Wallis 检验和多变量方差分析(ANOVA)进行特征选择,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影像组学结合外周血免疫细胞及影像学征象建立预测PD-L1表达的联合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血小板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例,病灶的形态及是否有空洞在PD-L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在训练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0.976、0.984,在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47、0.958、0.979。结论 基于DLCT多参数图影像组学联合形态学特征及外周血免疫细胞构建模型能有效地预测非小细胞肺癌PD-L1表达水平。
  • 肝胆胰脾影像学
  • 苏东颖, 樊树峰, 肖文波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139-1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特征联合ADC值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对肝胆期呈高信号的肝细胞癌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扫描肝胆期呈高信号的病灶111例,经病理证实分为肝细胞癌37例,良性病灶74例。评估每个病灶的形态及信号特征并测量病灶的直径及ADC值,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肝细胞癌的独立预测因素,在纳入或不纳入定量ADC值的情况下分别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定性预测模型两种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DeLong检验分析、比较两种预测模型及平均ADC值的诊断性能。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肝胆期结节内结节样强化、肝胆期瘤周环形强化、边界不清、DWI高信号、ADC值≤1.303×10-3mm2/s是诊断肝胆期高信号病变为肝细胞癌的独立预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上述特征构建联合预测模型用于鉴别诊断肝细胞癌与良性病变,ROC曲线下面积为0.931,高于定性预测模型及平均ADC值(AUC分别为0.866、0.8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29),并建立联合预测模型预测肝胆期高信号肝细胞癌的列线图,校准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拟合度良好。结论 联合肝胆期结节内结节样强化,肝胆期瘤周环形强化、边界、DWI信号及ADC值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对诊断肝胆期高信号肝细胞癌有重要价值。
  • 胃肠影像学
  • 王宁, 邵硕, 杨欢, 闫小凡, 苑子茵, 郑宁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145-1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增强CT动脉期、静脉期及动静脉期联合的直方图分析在鉴别胃肠道间质瘤和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部多期增强CT扫描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胃肠道间质瘤及19例胃肠道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在uAI Research Portal平台上手动勾画肿瘤感兴趣区并进行直方图分析,获得肿瘤动脉期、静脉期及动静脉期联合直方图特征参数,对各参数进行比较并研究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动脉期的直方图特征参数,90%像素值、熵、四分位距、最大值、平均偏差、范围、相对偏差、偏度、均匀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静脉期的直方图特征参数,熵、四分位距、最大值、平均偏差、相对偏差、均匀性、方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建立动脉期、静脉期及动静脉期联合的鉴别诊断模型,得出动脉期(AUC=0.855)及动静脉期联合(AUC=0.899)诊断效能均高于静脉期模型(AUC=0.751)。结论 基于多期增强CT的直方图分析可用于术前鉴别胃肠道间质瘤和神经鞘瘤,动脉期及动静脉期联合的诊断效能更高。
  • 黄伟康, 卿勇, 刘岘, 张钰, 毛礼厅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149-1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磁共振壁外血管侵犯(mrEMVI)评分及直肠腺癌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术前评估直肠腺癌EMV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4例直肠腺癌患者,术前行高分辨MRI检查、mrEMVI评分、勾画直肠癌感兴趣区域并测量ADC值,且检查与手术时间间隔在7天内。对术后肿瘤行TN分期、病理分级。比较分析mrEMVI评分与术后病理结果,并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分析mrEMVI评分及ADC值诊断直肠腺癌EMVI的效能,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mrEMVI评分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中等(k=0.51),其诊断直肠腺癌EMVI状态的准确性为77.3%。mrEMVI评分、ADC值、mrEMVI评分联合ADC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63、0.77。结论 直肠腺癌的mrEMVI评分与病理一致性中等,其诊断效能较好,且优于ADC值,是诊断直肠腺癌EMVI的有效方法。ADC值及mrEMVI评分联合ADC值不能提升诊断EMVI的效能。
  • 童小雨, 刘义军, 李贝贝, 王旭, 周宇婧, 陈安良, 范勇, 王诗耕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154-1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能谱CT靶重建(小DFOV)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对胃部血管及肿瘤供血动脉显示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搜集行腹部CTA检查的胃部肿瘤患者40例,采用GSI模式扫描,扫描完成后,对原始数据进行两组重建,A组为常规组,重建70 keV结合50%ASIR-V轴位图像, DFOV包含四周皮缘;B组为实验组,采用70 keV结合50%~100%ASIR-V(间隔10%)靶重建,DFOV的大小涵盖整个胃部血管及肿瘤供血动脉,获得B1~B6 6个亚组。记录A、B两组的DFOV大小,在轴位图像上测量胃左动脉起始部的腹主动脉、腹腔干、脾动脉、肝动脉及同层面腹壁皮下脂肪组织的CT值和SD值,计算上述血管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由两名观察者采用五分法评估各组轴位、VR和MIP的图像质量、胃部血管及肿瘤供血动脉的显示情况,并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A、B组的DFOV大小分别为(44.59±3.57)cm、(22.04±1.86)cm。A、B两组的腹主动脉、腹腔干、脾动脉、肝动脉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B6组随着ASIR-V权重的增加,图像SD值逐渐下降(P<0.05),SNR、CNR逐渐升高(P<0.05)。与A组相比,B4组除腹腔干的SD值、肝动脉的CNR值外,其余血管SD值、SNR、CNR和背景噪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名观察者主观评价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69~0.905,P<0.05),B1~B6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随着ASIR-V权重的增加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B4组得分最高(P<0.05),其中,观察者1对B4组二维图像评分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B1~B6组在三维图像评分中,B1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下各组得分均高于A组(P<0.05),B4组得分最高(4.48±0.51);40例胃部肿瘤中有32例见胃动脉系统参与供血,B4组的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胃后动脉、胃短动脉及肿瘤供血动脉的清晰显示率分别为97.5%、65.0%、77.5%、100%、5.0%、5.0%、62.5%,均优于A组。结论 采用靶重建结合80% ASIR-V能够显著提高胃部血管及肿瘤供血动脉分支的显示,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准确的影像信息。
  • 杨振兴, 吴慧, 刘挨师, 陈平, 吴焕焕, 郝粉娥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159-1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CT小肠造影(CTE)和磁共振小肠造影(MRE)诊断炎症性肠病(IBD)的应用价值并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方法 搜集经病理确诊的160例IBD初诊患者,分析其CTE、MRE的扫描结果,分别比较CTE、MRE对IBD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各方案的成本效果比(cost-effectiveness ratio,CER )。结果 CTE、MRE扫描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8%(67/80)、86.3%(69/80),CTE与MRE的诊断结果之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χ2=2.064,P=0.109)。CTE及MRE诊断IBD的成本分别为1901.5元、2285.2元,CTE及MRE诊断IBD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270.4、2649.5。结论 从卫生经济学范畴考虑,CTE可作为诊断IBD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存在CTE检查禁忌的患者以及对X线电离辐射敏感的孕妇、儿童以及反复治疗后效果评估的患者可由MRE代替。
  • 泌尿生殖影像学
  • 王煦, 洪楠, 钟珺文, 刘雨璐, 孙超, 刘涛, 曾亚奇, 尹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164-1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方法于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和嗜酸细胞腺瘤/嫌色癌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搜集经病理确诊的208例肾透明细胞癌和集合管闰细胞起源肿瘤灶(嗜酸细胞腺瘤/嫌色癌瘤)。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第五版(2022)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选取透明细胞癌111例,嗜酸细胞腺瘤29例,嫌色癌68例,将嗜酸细胞腺瘤和嫌色癌合并为一组共97例。之后随机按照8∶2 的比例分入训练组和测试组,选取出最具预测潜能的特征,采用13类建模法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最终使用AUC曲线、敏感度和准确性等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共19个特征被筛选入鉴别透明细胞癌和闰细胞起源肿瘤的模型中。得到104套模型,其中例如Z分数归一化>>高斯过程模型表现良好,在训练组AUC值0.985,F1值0.93,召回率和精确度分别为0.842 和0.98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0.989,准确性为0.939。在测试组,AUC和F1分值分别为0.984和0.889,召回率和精确度分别为0.88 和0.94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42、0.957,准确性为0.905。此外,另得到22套近似的高效准确预测模型。结论 基于CT 的影像组学模型对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和嗜酸细胞腺瘤/嫌色癌瘤有较好的效果。
  • 尹辰琳, 栗瑞鸿, 刘晓滢, 尹芳, 张潇迪, 吴岩, 韩丹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169-1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常规平扫能谱图像对肾上腺乏脂腺瘤与转移瘤鉴别的价值,为肾上腺病变良恶性的早期诊断和鉴别提供更有力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双层探测器光谱CT扫描的肾上腺乏脂腺瘤患者27例、转移瘤患者21例,测量两组病灶的平扫CT值、以10 keV为间隔40~140 keV的虚拟单能级CT值,观察病灶能谱曲线走行;借助有效原子序数彩图,分别测量肾上腺乏脂腺瘤病灶中脂肪组织区域及转移瘤的有效原子序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及特异度评估以上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病例的常规平扫CT值、两组病灶在40~140 keV水平单能量下CT值、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原子序数的诊断效能最高(AUC 0.984,敏感度92.9%,特异度87.5%),其次为能谱曲线斜率(AUC 0.971,敏感度81.3%,特异度100%),高于常规平扫CT值(AUC 0.927,敏感度83.3%,特异度88.2%)、40 keV CT值(AUC 0.965,敏感度91.7%,特异度100%)的诊断效能。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可以通过常规平扫CT值、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曲线等参数对肾上腺乏脂腺瘤和转移瘤进行鉴别诊断,与常规平扫CT值、40 keV CT值相比,有效原子序数具有最高的诊断效能,其次为能谱曲线斜率。
  • 张虎, 杨光, 黄国权, 谢闵, 徐家军, 汤凯, 张晓金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173-1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双参数MRI(Bp-MRI)预测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EPE)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65例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资料。术前均行Bp-MRI检查,比较读片分析、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病灶最大径、ADC值在EPE组和器官局限组间的差异。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EPE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诊断效能; DeLong检验比较联合预测模型和各独立预测因子AUC值间的差异。结果 65例患者中,EPE组33例,器官局限组3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读片分析、tPSA、PSAD、病灶最大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读片分析和ADC值是EPE的独立预测因子。读片分析、tPSA、PSAD、病灶最大径、ADC值诊断EPE的AUC值依次为: 0.785、0.680、0.744、0.752、0.815(P<0.05)。读片分析和ADC值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诊断EPE的AUC值为0.887(P<0.001),敏感度为0.818,特异度为0.844。DeLong检验结果显示,联合预测模型比读片分析诊断EPE的AUC值更大,Z=2.546,P=0.011(P<0.05)。结论 Bp-MRI读片分析联合定量ADC值预测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EPE的价值较高,可能有临床获益。
  • 张鑫, 任宏伟, 徐良洲, 龚惠, 陶龙香, 余永强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178-1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双指数模型对前列腺癌盆腔良恶性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43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均于手术前一天行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矢状位T2WI、轴位T2WI、T1WI及IVIM(11个b值,范围0~2000 s/mm2)。利用双指数模型测量盆腔良恶性淋巴结的拟合表观扩散系数(ADC)、慢表观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分析良恶性淋巴结不同IVIM参数间的差别。结果 MRI上共发现85个淋巴结病灶,其中65个病理证实为良性淋巴结,20个为淋巴结转移瘤。淋巴结转移瘤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淋巴结(0.95×10-3mm2/s与1.67×10-3mm2/s,P<0.05);同时,淋巴结转移瘤的D值亦明显的低于良性淋巴结(0.64×10-3mm2/s与1.03×10-3mm2/s,P<0.05);然而恶性淋巴结的f值却明显的高于良性淋巴结(33.9%与26.4%,P<0.05)。结论 IVIM双指数模型的ADC值、D值及f值在前列腺癌盆腔良恶性淋巴结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因此IVIM可能对提高盆腔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准确性有一定帮助。
  • 肌肉骨骼影像学
  • 陈东, 史彬, 贾好东, 高飞, 董江宁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182-1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多序列3.0 T MRI的纹理分析对软组织肉瘤(STS)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的手术治疗STS患者MRI资料(常规MRI平扫、IVIM-DWI及MRI增强序列)。根据术后随访是否复发或转移,将数据资料分为复发组(10例)和非复发组(14例)。盲法条件下搜集肿块影像基本参数及临床资料、测量肿块实性成分的IVIM-DWI值、及在T2WI、IVIM-DWI(b=1200 s/mm2)及增强T1WI(CE-T1WI)图像提取的纹理特征;根据数据分布类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进行组间对比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然后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估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之诊断效能,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TS患者复发的因素。结果 复发组和非复发组临床特征及与IVIM-DWI的ADC值、D值、D*值、f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IVIM-DWI(b=1200 s/mm2)纹理分析显示DWIwavelet-LHL_glcm_InverseVariance、DWIwavelet-HHH_glszm_SizeZoneNonUniformityNormalized这两个参数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9及0.793;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这两个因素是预测STS患者术后是否复发的独立因素,建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907。结论 基于IVIM-DWI序列提取的纹理特征在预测STS患者远期复发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为临床医师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价值。
  • 技术探索
  • 栗瑞鸿, 尹辰琳, 张惟元, 吴岩, 韩丹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189-1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光谱CT增强静脉期图像采用低keV后处理技术,获得低keV图像,代替常规动脉期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搜集双层探测器光谱CT常规胸部双期增强扫描诊断为肺恶性肿瘤和肺动脉栓塞的130例患者。对常规120 kVp动脉期与光谱重建获得的40/55 keV静脉期虚拟单能量成像(VMI)图像进行对照分析。客观评价内容包括降主动脉、肺动脉干、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左上肺动脉、左下肺动脉、右上肺动脉、右下肺动脉的CT值、SD、SNR和CNR。主观评分采用5分法,同时也对照诊断血管受累的效能。结果 实验组中静脉期VMI40keV组CT值、SNR及CN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医师对3组图像的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74、0.72、0.68)。VMI40keV组图像主观评分为3.76,与120 kVp组图像评分(3.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栓塞及肺肿瘤患者血管侵犯的动脉期与VMI40keV静脉期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扫静脉期的辐射剂量比扫双期减少了37.97%(约3.66 mSv)。结论 对于血管受累病变,双层探测器光谱CT VMI40keV胸部增强静脉期图像主客观指标及诊断效能均可达到常规动脉期图像同等效果,可用于挽救动脉期图像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并适应一些不能耐受高流率注射的患者,具一定推广价值。
  • 临床初探
  • 罗洪建, 陈剑, 罗义云, 江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194-11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央气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中央气道IMT患者的临床、CT影像资料,分析CT影像特点。结果 7例IMT中,4例发生于气管,3例发生于主支气管;年龄18~70岁,中位年龄44岁;病变最大径约为7~32 mm,平均(17.4±4.9)mm。CT表现为腔内结节状生长(5例)及不规则腔内外生长(2例);平扫CT值21~60 HU,平均值约为39.8 HU;其中5例行CT增强检查,表现为中度(1例)或明显强化(4例);可伴阻塞性炎症及肺不张(3例)。结论 IM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正确认识CT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及鉴别能力。
  • 综述
  • 张晓栋, 张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197-11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小林, 王大龙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200-1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郝琪, 张妍, 李兴鹏, 刘梦珂, 孙小丽, 王仁贵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7): 1205-1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