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4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3-01-20
  

  • 全选
    |
    读片窗
  • 张晓涵, 张雅欣, 王聪惠, 娄蕾, 袁涛, 全冠民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神经放射学
  • 叶梅萍, 杨波, 朱正阳, 李卓远, 张鑫, 张冰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6-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脑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MRI特征与Ki-67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预测Ki-67表达分级。方法 回顾性搜集行MRI检查及手术治疗的胶质瘤患者255例。将255例患者分为低级别胶质瘤组(WHO 2级,n=76)和高级别胶质瘤组(WHO 3~4级,n=179)。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对两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MRI特征(肿瘤横断位最大径、ADC值、累及脑叶数目、病灶数目、囊变坏死程度、强化程度)、Ki-67指标(Ki-67细胞阳性率、Ki-67表达分级、Ki-67表达阳性)进行组间比较,选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Speaman相关性分析,获取与Ki-67表达分级相关的参数。另将255例患者分为Ki-67表达阴性组(n=79)和Ki-67表达阳性组(n=176),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MRI特征,选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将与Ki-67表达分级相关的参数、以Ki-67表达阴性及阳性分组获取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组合,对Ki-67表达分级(1~4级)进行预测。再将这些参数分别对Ki-67表达分级(1~4级)进行预测。最后将参数以两种不同的方式组合,分别对Ki-67表达阳性进行预测。结果 以低级别与高级别胶质瘤分组,年龄、MRI特征(ADC值、肿瘤累及脑叶数目、病灶数目、囊变坏死程度、强化程度)、Ki-67指标(Ki-67细胞阳性率、Ki-67表达分级、Ki-67表达阳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pea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与Ki-67表达分级正相关的参数有年龄、囊变坏死程度、强化程度(P值均<0.05),负相关的参数有ADC值(P<0.05)。以Ki-67表达阴性与阳性进行分组,ADC值、年龄、囊变坏死程度、强化程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DC值、年龄、囊变坏死程度、强化程度4个参数组合预测Ki-67表达1~4级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63、0.650、0.692、0.817。4个参数单独预测 Ki-67表达1级均有价值,检验效能最好的参数是“强化程度”,曲线下面积为 0.734(95% CI:0.666~0.802),预测价值一般,对 Ki-67表达3 ~ 4级预测价值较低或无预测价值。以ADC值、年龄、囊变坏死程度、强化程度4个参数组合预测Ki-67表达阳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3(95%CI:0.812~0.914);ADC值、年龄、囊变坏死程度3个参数组合预测Ki-67表达阳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95%CI:0.765~0.877); 两检验ROC曲线下面积之差为0.0419(P<0.05),两检验的诊断价值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个参数组合联合诊断价值更高,但AUC值差距不大。结论 年龄、ADC值、囊变坏死程度、强化程度是Ki-67表达分级的影响因素,4个参数组合预测Ki-67表达1级诊断价值中等,预测其他分级诊断价值较低。4个参数单独预测Ki-67表达1级均有价值,检验效能最好的参数是“强化程度”。ADC值、年龄、囊变坏死程度3个参数组合预测Ki-67表达阳性的诊断价值与4个参数组合的差距不大。
  • 郭东方, 郝家伟, 吴彦林, 鄂亚军, 王光磊, 李志强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14-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深度学习算法自动检测和分割CTA图像中的颅内动脉瘤。方法 搜集行头颅CTA检查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原始CTA图像。对原始CTA图像进行预处理后,输入到U-net神经网络进行检测和分割。以人工标记为参考标准。结果 在测试集中,直径>4 mm的动脉瘤,敏感度为92.0%,Dice中位数为0.82;直径>5 mm的动脉瘤,敏感度为93.1%,Dice中位数为0.84;直径>6 mm的动脉瘤,敏感度为95.5%,Dice中位数为0.87。与人工标记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 深度学习算法可以自动检测和分割直径>4 mm的动脉瘤,不仅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为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防及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隋莲玉, 王佳宁, 任嘉梁, 蔡静薇, 张宇, 殷小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脑转移瘤的MRI影像组学特征预测原发肺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并探讨预测EGFR突变的最佳MRI序列。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EGFR突变型104例,野生型42例)的增强T1WI序列、FLAIR序列和DWI序列图像,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03例)和验证集(43例),基于以上3个MRI序列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及预测模型构建,然后利用验证集数据评价组学模型的效能。结果 在增强T1WI、FLAIR及DWI联合序列的训练组中,从总共3111个组学特征中最终筛选出来的9个显著特征,联合多序列构建的逻辑回归预测模型训练集曲线下面积为0.830(95%CI 0.748~0.913),准确度为0.718,敏感度为0.644,特异度为0.900;在验证集中,曲线下面积为0.823(0.690~0.955),准确度为0.744,敏感度为0.710,特异度为 0.833。结论 基于MRI多个联合序列的影像组学特征可作为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状态的无创辅助工具。
  • 夏敏, 陈光斌, 敖锋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26-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早期帕金森病(PD)灰质核团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FA、ADC、RA、VR、GA值)变化以及与Hoehn-Yahr分级相关性,探讨灰质核团的DTI对早期PD的诊断及病情进展评估价值。方法 搜集PD患者30例及相匹配对照组27例行头部常规及DTI序列检查,工作站手动勾画灰质核团并测量参数,比较NC-PD组间参数变化并分析其与Hoehn-Yahr分级相关性。结果 早期PD多个灰质核团、多参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右侧红核FA检验效能最大。早期PD组内多个灰质核团参数与Hoehn-Yahr分级存在相关性。结论 早期PD灰质核团广泛损伤且损害程度不同。早期PD皮质-脑桥-皮质环路明显受损,红核可作为NC-早期PD鉴别诊断重要影像学定量标志。丘脑损害程度可作为早期PD病程发展特征性影像学标识。
  • 辛轲轲, 朱元强, 康飞, 杨卫东, 马温惠, 杨治平, 穆玥, 汪静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3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使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探讨睡眠剥夺与正常睡眠后默认模式网络(DMN)功能连接的差异。方法 招募5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于24 h剥夺睡眠后与正常睡眠后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图像,同时使用精神运动警觉性任务(PVT)收集持续性注意力行为学数据。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ICA)提取静息状态下剥夺睡眠后与正常睡眠后的DMN成分,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FDR校正) 比较两种不同睡眠状态下DMN的功能活动强度差异。同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差异脑区的活动强度与PVT脱漏频次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睡眠状态相比,睡眠剥夺后左侧内侧前额叶(X,Y,Z=-6,53,4,t=3.89)、右侧内侧前额叶(X,Y,Z=7,59,-4,t=4.05)、左侧楔前叶(X,Y,Z=-2,-60,31,t=4.73)及右侧后扣带回(X,Y,Z=2,-49,30,t=4.27)的功能连接均显著增加(FDR校正,P<0.05,团块大小≥20 体素),且发现右侧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强度差值与PVT脱漏频次呈显著正相关(r=0.717,P<0.001)。结论 DMN相关脑区的异常激活可能是睡眠剥夺后持续性注意力下降的重要神经机制。
  • 头颈部影像学
  • 王勇, 张波, 张继, 田为中, 王秀平, 吴大虎, 尹明, 刘颖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3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双期扫描在颈动脉蹼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26例颈部CTA检查的影像学资料,检出16例患者共23处颈动脉蹼,观察其位置、形态,并查阅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23处颈动脉蹼在动脉期表现为颈动脉窦后壁血管腔内突起的薄膜样分隔,1处颈动脉蹼成“Y”形分别延伸至颈内、外动脉内;静脉期16处颈动脉蹼显示为线样强化,15处颈动脉蹼外侧缘局部可见对比剂延迟排空;5例患者有急性或慢性缺血性卒中史。结论 CTA双期扫描颈动脉蹼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静脉期线样强化反映其组织学特征,可能导致局部血液瘀滞,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与隐源性卒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乳腺影像学
  • 童钰钧, 徐卫云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4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乳腺X线摄影钙化的影像学特征,探索其对病理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DCIS的182例女性患者的乳腺X线摄影及病理资料,分析钙化征象与DCIS病理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钙化对DCIS分级的预测价值。结果 DCIS病理分级与钙化分布(P=0.279)、钙化数量(P=0.771)、乳腺密度(P=0.639)无关,与钙化形态(P=0.016)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线样或线样分支状钙化与DCIS分级有关(OR=4.129,95%CI=1.248~13.665,P=0.0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钙化的存在与DCIS病理分级独立相关(OR=4.840,95%CI=2.013~11.636,P<0.001),而年龄、家族史、绝经、BI-RADS分类与DCIS分级无关(P值均>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655(P<0.001),敏感度为87.4%,特异度为56.3%。结论 相较于低级别DCIS,高级别DCIS更易出现钙化征象,且与钙化形态有关,钙化征象与病理分级的结合,能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张紫燕, 李海歌, 朱建国, 郭浩东, 毛良强, 袁晓凡, 马莉娅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46-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基于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CESM)的定量及定性分析对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CESM检查后减影图病灶有强化并最终获得病理诊断的56例66个肿块型病灶。由两名医师分别测量同一患者的CESM减影图中病灶和背景在早期CC位(第2 min)和延迟CC位(第8 min)感兴趣区的信号强度,计算病灶的对比噪声比(CNR)和相对信号差(RSD)。获得CNR1、CNR2、RSD 三个定量参数;对病灶进行定性诊断,最终获得强化类型、强化程度、强化方式三个定性参数。以病理为标准将患者分为良恶性两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CESM减影图中强化型病灶的定量分析及定性分析两种方法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效能。结果 检出66个乳腺病灶,其中恶性病灶34例,良性病灶32例。CESM减影图中增强型病灶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判别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6、0.969;两者的AUC间无统计学差异(P=0.198);两者判别乳腺病灶为恶性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8.24%、97.06%,特异度分别为93.75%、90.62%。结论 CESM减影图中强化型病灶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均对鉴别乳腺病灶的良恶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定量分析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效能与定性分析的诊断效能相当。
  • 胸部影像学
  • 易黎, 陶雅红, 陈智勇, 彭志伟, 彭云, 钟玉凤, 龚良庚, 左敏静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5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免疫功能正常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特征,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搜集分析确诊的65例免疫功能正常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男42例,女23例,男女比例约为1.8∶1,平均年龄(50.1±10.5)岁;65例患者中35例(53.8%)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余伴有咳嗽咳痰、胸闷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50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中阳性26例(52.0%)。单发结节肿块型最多见为42例(64.6%),多发结节肿块型11例(16.9%),实变型8例(12.3%),混合型4例(6.2%);病灶以两肺下叶、外带/胸膜下分布为主;结节肿块型大小多为1~2 cm,伴随分叶、毛刺、胸膜牵拉、空洞等多种CT征象,其中胸膜牵拉及空洞出现比例较低(分别为27.0%、14.6%),9例(81.8%)多发结节肿块型出现“蘑菇兄弟征”;65例患者中,出现“晕征”占72.7%,出现“支气管充气征”占39.4%,轻中度强化占88.3%。结论 免疫功能正常者肺隐球菌病临床症状可无或少且无特异性,其中非结节肿块型隐球菌荚膜实验阳性率更高;影像分型及表现可多样,结节肿块型多见,好下叶胸膜下分布,“晕征”、“支气管充气征”、“蘑菇兄弟征”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 李瑞, 高鹏云, 杨晓玲, 成孟瑜, 武志峰, 鄂林宁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56-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145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及系列胸部CT图像,分析CIP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发生时间、症状、影像学特征、CIP分级及转归。结果 24例(16.6%)患者发生CIP,存在基础肺气肿及间质性肺疾病患者CIP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发生CIP中位时间161天(61~316天),其中肺癌(LC)组的中位时间86天(17例,39~214天),非LC组的中位时间256天(7例,163~354天),两组发病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临床症状以咳嗽(13例)及呼吸困难(17例)多见;激素治疗后16例患者好转,4例进展,4例无变化;高分辨CT显示21例(87.5%)CIP发生在下叶,影像学征象以磨玻璃影(20例,83.3%)及实变影(16例,66.7%)多见,影像学表现模式以机化性肺炎模式(16例,66.7%)为主。结论 存在基础肺气肿和间质肺疾病患者CIP发生率高,LC组CIP发生时间早于非LC,影像学表现以磨玻璃影及实变影多见,多发生在下叶,影像学表现模式以机化性肺炎模式为主。
  • 王淑叶, 李坤, 赵智勇, 潘振宇, 蒋涛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6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脂质代谢与肺癌CT征象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肺癌患者204例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者21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并分析上述指标在两组之间是否不同以及上述指标与CT征象的相关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肺癌患者血清TC、TG、HDL-C的水平明显减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血清LDL-C 的水平明显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癌患者脂蛋白a的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与肺癌患者肿瘤的大小、密度、形状及分叶征呈负相关(P<0.05);脂蛋白a与肺癌患者肿瘤的大小、密度及胸膜牵拉征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肺癌患者的血脂水平存在代谢紊乱,且血脂水平尤其是HDL-C及脂蛋白a与肺癌患者的CT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
  • 肝胆胰脾影像学
  • 张继云, 张学琴, 张涛, 刘茂童, 徐磊, 瞿琦, 鲁梦恬, 刘子鑫, 闫祖仪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66-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联合微血管侵犯(MVI)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肝癌(HCC)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搜集经肝切除术后病理诊断HCC的患者,搜集资料包括术前2周内进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查,手术病理组织学评估MVI情况,术后通过临床及影像随访2年明确肿瘤早期复发数据。Logistics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所有患者MRI危险征象以及MVI+,依据危险变量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及列线图。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临床预测模型的区分度。采用内部验证法(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000次)验证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计算bootstrap 法后ROC图的AUC值。校准曲线图(Calibration Plot)对预测模型的校准度进行评价,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 共纳入81例HCC患者,早期复发组42例,非早期复发组39例。Logistics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非富血供肝胆期低信号结节(NHHN)、肿瘤T2WI信号不均匀、肿瘤包膜、肿瘤边缘不光整、MVI+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VI+(OR:10.31,95%CI:2.79~38.17)、NHHN(OR:7.48, 95%CI:2.04~27.37)、肿瘤边缘不光整(OR:3.98,95%CI:1.13~13.99)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及列线图。临床预测模型的AUC=0.86(95%CI,0.79~0.94);bootstrap 法验证临床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显示bootstrap后的AUC=0.86(95%CI:0.77~0.94),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较好。校准曲线图显示校准曲线(斜率为0.92)与理想曲线几乎重合,说明预测模型校准度较好。DCA显示在10%~90%广大风险范围内,预测模型临床显示很大的正向收益率。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MVI+、NHHN、肿瘤边缘不光整是HBV相关HC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净获益,所构建的列线图可作为临床预测HCC早期复发风险评估的参考工具。
  • 翟丽娟, 邢飞, 朱文静, 杜圣, 丁丁, 姜吉锋, 陆健, 张涛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7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HBP)弥漫性门静脉周围高信号(PHI)的影像表现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接受Gd-EOB-DTPA增强MRI检查者,从中筛选出26例伴有HBP弥漫性PHI的患者。根据HBP与T2WI肝内弥漫性PHI区匹配模式进行分型,比较不同影像分型之间临床及肝功能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及总蛋白(TP)]的差异性。结果 26例患者中,12例HBP与T2WI肝内弥漫性PHI区相匹配(A型),14例HBP与T2WI肝内弥漫性PHI区不相匹配,表现为前者(HBP)位于后者(T2WI)的外围(B型,n=11)或后者无PHI(C型,n=3)。相匹配组主要与活动性肝炎相关,疾病包括戊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不相匹配组主要与肝硬化等慢性病程相关,疾病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和各种病因的慢性肝炎、肝硬化。A型患者的ALT、AST、GGT、TBil、DBil 水平显著高于(B+C)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LP、ALb与TP水平稍低于(B+C)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LT、AST、GGT、TBil和DBil预测A型PH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0.8。结论 HBP弥漫性PHI的影像学分型,可能反映肝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并作为判断疾病处于何种阶段的影像指标之一。
  • 胃肠影像学
  • 刘波, 张登云, 王鹤翔, 张大玮, 王赫, 张群, 周冠知, 张坚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77-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基于对比增强CT(CE-CT)的影像组学方法在将术前cT4分期胃癌患者区分为pT4b分期与no-pT4b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术前行CE-CT检查并分期为cT4的69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随机分为训练组(n=460)和验证组(n=231)。根据患者病理分期分为pT4b分期与no-pT4b分期,分析训练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基于静脉期CE-CT图像的组学特征,构建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临床结合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中,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最小冗余最大相关算法(mRMR)用于特征选择和降维;支持向量机算法(SVM)作为机器学习分类器。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决策曲线分析法(DCA)及校正曲线评估模型性能。结果 691例胃癌患者,病理分期T4b分期者332例,非T4b分期者359例。在验证组中,临床模型(Borrmann分型+cT分期)AUC 为 0.853(95%置信区间(95% CI: 0.821~0.923),其中影像医师主观评估的cT分期AUC 为0.805(95% CI:0.746~0.862);组学模型AUC 为0.781(95% CI:0.711~0.846);临床结合影像组学列线图是最佳预测模型,其AUC 为0.876(95% CI:0.824~0.931)。在训练和验证组中,列线图的校正曲线均表现出真实与预测结果之间良好的一致性,DCA曲线也均显示了较高的正向净收益,表现出其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基于静脉期 CE-CT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性能未优于临床模型与主观评估的cT分期,说明本研究的影像组学方法在区分cT4分期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临床结合影像组学列线图取得了最佳的预测效能与临床收益,说明临床结合影像组学方法可提高模型性能,并对cT4分期胃癌患者选择治疗方式存在一定参考价值。
  • 董健, 信建峰, 孙宇光, 张春燕, 李兴鹏, 张妍, 郝琪, 沈文彬, 王仁贵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86-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CT淋巴管成像(CTL)在不同类型蛋白丢失性肠病(PLE)中的影像特征和比较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回顾性搜集和分析不同病因导致的PLE患者57例,包括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PIL)组42例和其他类型的PLE组15例。所有患者均行CTL、内镜与病理学检查,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盲法分析CTL图像。评价内容包括:小肠肠壁增厚,肠腔扩张,水肿样病变,对比剂异常分布的部位及范围,返流,腹腔淋巴结,瘘等。将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其他类型PLE组相比,PIL组患者的首次发病年龄更小[(14.7 ± 10.6)岁 vs.(38.8 ± 10.7)岁,P<0.01],累及多组小肠、多个脏器、多个系统的比例更高, 且该组患者小肠肠壁与肠系膜对比剂异常分布及淋巴返流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PLE(P<0.01)。两组间肠壁增厚、肠管扩张、水肿样表现、瘘、腹腔内淋巴结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TL在不同类型PLE中具有不同的影像表现,可显示异常淋巴管的部位、分布和范围,准确评价异常淋巴管有助于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
  • 泌尿生殖影像学
  • 吴晓颖, 徐剑锋, 王思迦, 花烨, 蒋璟璇, 李跃华, 张青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91-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图影像组学模型对术前子宫内膜癌Ki-67表达水平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术前行DCE-MRI检查子宫内膜癌患者99例。根据Ki-67表达水平分为高表达组(42例)和低表达组(57例),按照样本量7∶3随机分为训练集(69例)和验证集(30例)。使用Omni-Kinetics软件在DCE-MRI定量参数图上共提取201个影像组学特征,同时获取患者的独立特征。用Lasso回归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降维筛选和影像组学标签建立,采用K-S检验、t检验或卡方检验筛选有统计学差异的独立特征。Logistic回归用建立基于影像组学特征、独立特征和两者联合的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各模型预测效能,Delong检验用于比较各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最后筛选出7个影像组学特征和5个独立特征来构建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联合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效能均显著优于独立特征模型(P值均<0.05)。结论 基于DCE-MRI定量参数图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对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Ki-67表达情况具有较高效能。
  • 马慧, 林剑军, 戴李华, 王映飞, 蒋清华, 陈晓华, 龙俊青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96-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磁共振评分系统预测不同胎盘植入类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MRI诊断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MRI资料,通过分析产前胎盘位置、植入子宫肌层部位及深度、胎盘厚度、胎盘突出征、胎盘基底异常血管、宫颈管长度、膀胱线,建立前置胎盘合并植入MRI诊断评分量表,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胎盘植入类型上述变量的差异,并利用ROC曲线计算不同类型胎盘植入评分量表的临界值。结果 91例研究对象中,黏连型、植入型和穿透型胎盘植入分别有28、24和39例。3种胎盘植入类型患者的胎盘位置、植入部位、深度和厚度等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利用MRI评分量表诊断植入型和黏连型的曲线下面积为67.9%,确定植入型和黏连型的界值为7分,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64.3%;诊断植入型和穿透型的曲线下面积为83.5%,确定植入型和穿透型的界值为11分,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87.5%。结论 MRI诊断评分量表可预估胎盘植入的类型,提高了产前胎盘植入诊断的临床实用性。
  • 肌肉骨骼影像学
  • 王敏, 罗昕, 亓开, 贾守强, 安建坤, 齐哲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102-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籽骨负重轴位片对第一跖骨头下胫、腓侧籽骨位置变化与踇外翻关系的研究。方法 踇外翻49足均摄取足负重正位片及籽骨轴位片,依据正位片所测踇外翻角(HVA)分轻、中、重3组。在籽骨轴位片测量并获得胫、腓骨籽骨中心到第2跖骨长轴的垂直距离(SAPt-2 、SAPf-2)及胫-腓籽骨中心距离(SAPt-f)来反映胫、腓侧籽骨的位置,为矫正各足解剖差异,将获得的距离值与第2跖骨长度(AB)的比值(SAPt-2/AB,SAPf-2,SAPt-f/AB)作为距离指标纳入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各距离指标与HVA、籽骨旋转角(SRA)的相关性,单因素分差分析用于进一步评价距离指标在踇外翻组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腓侧籽骨位置(SAPf-2)与HVA、SRA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胫-腓籽骨间距(SAPt-f/AB)与HVA呈负、弱相关(r=-0.305,P=0.033)、与SRA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且两者在踇外翻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胫侧籽骨位置(SAPt-2/AB)与HVA、SRA均呈中-低度负相关(r=-0.485、-0.518,P=0.000),其位置受踇外翻严重程度的影响,且在踇外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5)。结论 籽骨负重轴位片可更好地反映运动状态下前足紊乱时第一跖籽关节的位置异常改变,运动状态下、随踇外翻加重时,腓侧籽骨位置没有发生改变,胫-腓籽骨间距维持不变,而胫侧籽骨随踇外翻加重朝向腓侧移动,由此可推测胫侧籽骨以腓侧籽骨中心为圆心、以胫-腓籽骨间距为半径以圆周运动的形式朝向腓侧移动。
  • 儿科影像学
  • 郭扣松, 詹路霞, 许可, 周波, 赵婷, 郭其花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107-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氧疗在胎儿MRI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10例因超声检查怀疑胎儿异常申请MRI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2例,接受常规检查准备;观察组99例,除接受常规检查准备外,给予检查前面罩、检查中鼻导管常压氧疗。评价指标:一次检查成功率、检查完成所需时间、检查中指尖脉搏和影像质量。结果 观察组孕妇氧疗后:(1)孕妇的一次检查成功率为95.9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37%;(2)孕妇完成检查所需时间(24.76 ±1.04) min,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1.28±2.59) min;(3)孕妇检查中指尖脉搏(105.80±4.52) 次/min,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16.94±8.92)次/min;(4)影像质量主观评分(3.23±0.73)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2.78±0.63)分。结论 氧疗对于提高孕妇检查配合度、缩短检查时间等有着重要价值,提高孕妇检查配合度及效率,保障了高质清晰图像的获取与精准诊断结果的出具,降低了医疗风险。
  • 介入放射学
  • 冯凯, 黄湘荣, 刘文浩, 肖亮, 朱质斌, 王立非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11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的技术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术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对穿刺适应证、穿刺技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穿刺病理标本质量等进行总结。结果 16例患者中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腹腔积液患者10例(62.5%),同时行肝静脉压力梯度检测患者6例(37.5%);所有患者手术技术操作均取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3例(18.7%)患者术后出现颈部穿刺点局部血肿,所有患者均无肝周出血、下腔静脉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平均每例穿刺次数为3.8次;所有患者均取得足够肝组织并获得组织学诊断,病理诊断率100%。结论 对于存在经皮肝活检禁忌症的患者,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肝活检方法。
  • 赵芝敏, 赵卫, 潘文秋, 李彬, 李庆福, 严小谷, 马元锦, 王滔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115-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 C 臂 CT联合减少金属伪影软件在Pipeline Flex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检查价值。方法 分析诊断为颅内动脉瘤并使用 Pipeline Flex 植入治疗的18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后对Pipeline Flex植入区域分别行常规 Xper-CT 扫描及高分辨率头颅支架Xper-CT扫描,后者扫描得到的图像作常规图像重建和联合减少金属伪影技术重建。由两名神经介入医师分别对支架结构、支架贴壁情况以及支架与弹簧圈金属伪影程度进行主观量化分析。结果 18名患者成功置入18枚支架,其中5例联合弹簧圈栓塞。与常规 Xper-CT 技术相比,高分辨率头颅支架Xper-CT常规重建及联合减少金属伪影技术重建在显示Pipeline Flex支架结构及打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用于显示Pipeline Flex贴壁情况中,高分辨率头颅支架Xper-CT联合减少金属伪影技术重建使图像更加清晰;同时与颅内支架专用高分辨率Xper-CT常规重建相比,联合减少金属伪影技术重建在显示支架显影丝及减少弹簧圈伪影方面效果明显,图像质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 高分辨率头颅支架Xper-CT 扫描联合减少金属伪影技术在Pipeline Flex植入治疗术中具有很大的优势,这种独特的图像处理技术能有效降低支架及弹簧圈产生的金属伪影,提高支架贴壁情况的可视化,从而减少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王向东, 何成建, 李海, 张小锋, 葛乃建, 杨业发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119-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围术期并发菌血症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搜集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5例患者在PTCD围术期行血培养检查,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构成及药敏实验结果。结果 52例患者血培养结果为阳性,共培养出病原菌62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8.71%)、肺炎克雷伯菌(22.58%)和屎肠球菌(16.13%)居前三位。大肠埃希菌有16株(75%)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ESBLs阴性菌株,但两者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均较低;肺炎克雷伯杆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性均较好;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和红霉素普遍耐药。结论 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行PTCD围术期并发菌血症的病原菌构成多样,部分存在多耐药性,临床医师应熟悉抗菌药物耐药监测情况,以便于经验性选择抗感染治疗药物。
  • 实验研究
  • 于娜娜, 王佳丽, 徐凯, 韩翠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122-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简单易行的方法制备高性能钆掺杂碳纳米点(Gd-CDs),通过与临床使用的钆喷酸葡胺对比剂作对比,探讨Gd-CDs作为新型MR对比剂的可行性。方法 以精氨酸和钆喷酸葡胺为原料,在200℃反应1.5 h,一步无溶剂法合成Gd-CDs。对Gd-CDs的粒径、形貌、组分和稳定性进行表征分析;通过MTS法测得不同浓度Gd-CDs对786-O肾癌细胞以及HK-2肾小管上皮细胞毒性;以Gd-CDs为实验组,钆喷酸葡胺为对照组,进行T1弛豫效率、小鼠MR成像和体内分布特性对比分析。通过检测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液的MR信号,计算对比剂的血液半衰期。通过血生化和组织病理进行毒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制得的Gd-CDs水溶性好,粒径均一,平均尺寸为5.38 nm。Gd-CDs可明显缩短T1弛豫时间,在T1WI中产生阳性高信号,T1弛豫效率为6.26 mM-1s-1,高于钆喷酸葡胺(4.49 mM-1s-1)。在常温下放置1个月及在较宽的pH值(pH=4~10)范围内,其MR成像性能仍相对稳定。小鼠MR成像显示,相同条件下Gd-CDs较钆喷酸葡胺产生更强的对比增强(P>0.05),增强效果至少持续6 h,血液半衰期是钆喷酸葡胺的3.2倍。纳米粒子在肌肉、心、肝和脑等主要器官中几乎无积累,经泌尿系统排泄,在成像所用的浓度下对细胞及组织无明显毒性。结论 通过无溶剂绿色合成方法得到Gd-CDs,性能稳定,生物相容性好,T1弛豫效率和MR成像效果优于钆喷酸葡胺,有望成为新型MR分子探针载体。
  • 临床初探
  • 李兴鹏, 孙小丽, 刘梦珂, 张妍, 郝琪, 王仁贵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129-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淋巴管受累的CT淋巴管成像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搜集15例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淋巴管受累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于直接淋巴管造影术(DLG)后行常规胸腹盆部CT扫描,同时重建CT淋巴管成像(CTL)图像,分析CTL及常规胸腹盆部影像表现,并采用分类变量资料中的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15例患者CTL均显示不同部位的碘油异常沉积:胸导管末端10例,右淋巴导管5例,肺内3例,肺门3例,纵隔11例,胸腔8例,肋间1例,腋窝2例,腹盆腔15例,左髂6例,右髂10例,腹股沟15例,臀部2例,肠壁外1例,肝门1例。15例患者常规胸腹盆部CT表现为肺内磨玻璃密度影10例,斑片状实变影2例,肺内结节6例,肺不张11例,支气管扩张1例,蛙卵征4例,小叶间隔增厚6例,心包积液4例,纵隔脂肪间隙浑浊5例,胸腔积液12例,胸壁皮下水肿4例,叶间裂积液6例,叶间裂增厚13例。此外,2例伴有小肠壁弥漫增厚,5例伴有肠系膜肿胀,11例伴有腹盆腔积液,8例伴有腹壁皮下水肿。结论 CTL不仅能够直接显示受累淋巴管的异常,而且能够显示常规CT胸腹盆部异常表现,为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 尉胜男, 任静, 郭钒, 彭锐, 徐健, 郑敏文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134-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MSF教学方式在非影像专业住院医师放射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骨科、儿科专业的规培学员各20名,将60名学员分成两组,每组30名,由各专业随机抽取的10名组成;对照组采取传统方式教学,实验组采取MSF方式教学,根据不同专业医师的岗位胜任能力培育要求,设计不同的SPOC课程与翻转课堂课程,开展混合式学习;通过闭卷考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两组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采取MSF教学方式的实验组学员考试成绩为(84.5±5.8)分,传统教学方式的对照组学员考试成绩为(77.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收问卷60份,实验组总分(21.8±5.6)分,对照组(16.2±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MSF教学模式运用于非影像专业住院医师的放射科规培教学中,强调以学员为中心和基于胜任能力的教学理念,课程内容与各专业岗位胜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MSF的混合式教学优势,学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 陈辉艳, 林剑军, 马慧, 黄卫保, 陈晓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137-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快速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技术在胎盘植入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胎盘植入剖宫产术后并发症行磁共振检查产妇23例,分别采用磁共振机型3.0 T GE SIGNA Architect、1.5 T Philips Achieva。其中3.0 T增强运用快速动态增强成像扫描(DISCO),时间分辨率6 s/期,1 min 27 s内实现总18期多期动脉动态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运用高分辨高信号高保真的扩散成像技术(MUSE DWI)。1.5 T增强为传统容积内插动态增强,时间分辨率13.9 s/期;扩散加权成像运用为传统单激发平面回波技术。两种机型T2WI均快速自旋回波抑脂。结果 运用1.5 T MRI扫描11例均行DWI扫描,其中平扫3例,有2例血肿周围点状信号提示动静瘘或假性动脉瘤,1例宫腔团状影、肌层及右盆壁较多血管流空影,提示胎盘残留、动静脉瘘;动态增强8例,其中3例子宫前壁可见迂曲管状血管流空信号影,增强扫描呈管状强化;5例子宫底部混杂信号,突向宫腔内,提示胎盘残留,假性动脉瘤形成,DWI均可见高信号团,周围呈低信号。运用3.0 T MRI扫描的12例均行DISCO动态增强及MUSE DWI,动脉早期即显示动静脉瘘、形成血管团突向宫腔10例,1例假性动脉瘤合并血肿,1例动静瘘并假性动脉瘤;MSUE DWI均清晰可见高信号团块内有管条状低信号。结论 3.0 T磁共振DISCO扫描在胎盘植入剖宫产术后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诊断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MSUE DWI和T2WI快速自旋回波对于未行增强的产后子宫显示丰富血管起补充作用。
  • 综述
  • 孙祥林, 卢再鸣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141-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秀宇, 陈玙, 张丽萍, 唐秉航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145-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范舒璇, 崔效楠, 史雨东, 依格散·亚力坤, 叶兆祥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149-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韦苇, 廖海, 苏丹柯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152-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华一凡, 郭立, 陈娜娜, 赵婕, 黄鹏, 马金宇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156-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白瑞瑶, 杨仪, 马新伟, 汪益, 田晋捷, 刘可夫, 朱建兵, 许建铭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161-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莉莎, 郜发宝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168-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复习
  • 刘莹, 高垒, 史瑞清, 李军飞, 王明, 张平, 赵建, 崔建岭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 164-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报道1例原发性中轴骨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并复习文献,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例中轴骨滑膜肉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同时复习国内外文献,总结原发性中轴骨滑膜肉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原发性中轴骨滑膜肉瘤CT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密度不均,局部骨皮质缺损,伴或不伴周围软组织肿块;MRI特征性表现为“三重信号征”、 “铺路石征”。结论 原发性中轴骨滑膜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间叶组织来源恶性肿瘤,其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遗传学检查。